卷八: 魏書八

(公孫瓚, 陶謙, 張楊, 公孫度, 公孫恭, 公孫淵, 張燕, 張繡, 張魯)

  公孫瓚傳, 公孫瓚字伯皀, 遼西令支人。曾任郡縣書吏。儀錶堂堂, 聲音洪亮, 侯太守器重他, 便將女兒嫁給他, 並讓他去涿郡跟隨盧植學習經書。以後又做了一段時間的郡縣小官吏。劉太守出了事, 被召去見廷尉, 公孫瓚親自為他駕車, 並一直在他身邊侍奉。
  待到劉太守被貶去日南時, 公孫瓚備了米和肉, 在北芒山祭祀祖先, 高舉著酒杯說:過去是家人的兒子, 今天是人家的臣下, 我們將要到日南去, 日南有瘴氣, 可能我們回不來了, 在此與祖先們告別了。又行了大禮, 然後意氣激昂地站了起來, 當時看到這一場面的人, 無不欷虛欠感歎。劉太守行至中途, 得到了赦還的敕書。公孫瓚因為舉孝廉, 升為郎中, 遷升為遼東屬國的長史。他有一次帶著十幾個騎兵巡塞, 路遇數百名鮮卑族騎兵, 公孫瓚於是退回一處空亭, 對他的騎兵們說:今天我們如果沖不出去, 就會被殺死呀!公孫瓚自己拿著矛, 兩頭都裝上了槍頭, 飛馳出去刺殺, 殺傷鮮卑族數十人, 自己部下也死之近半, 可是得以免除滅頂之災。鮮卑人受到這次懲罰, 此後再不敢入塞來搗亂。公孫瓚被任命為涿縣的縣令。光和年間, 涼州出現叛軍, 朝廷組織了幽州地區突騎三千人, 臨時提升公孫瓚為都督, 行使都督的一切權力, 讓他帶領三千騎兵進剿。
  部隊開進到薊中, 漁陽張純引誘遼西的烏丸國丘力居等反叛, 攻打薊中, 自稱將軍, 又徵集薊中的小官吏、老百姓去攻打右北平、遼西屬國諸城, 每到一處, 城池必破, 生靈塗炭。公孫瓚帶領他的部隊, 征討、追趕張純有功, 被升為騎都尉。屬國的烏丸貪至王率領他的部族向公孫瓚投降。公孫瓚又被升為中郎將, 封都亭侯, 進而駐守遼西屬國, 與胡人相互攻擊五、六年。丘力居等人劫掠青、徐、幽、冀四州, 四州深受其害。但公孫瓚無力抵抗。朝廷評論宗正官東海劉虞既有德行威儀, 又曾任幽州刺史, 戎狄等少數民族也曾歸附於他, 如果派他去鎮守安撫, 可以不興師動眾而得到安寧, 於是便派遣劉虞擔任幽州刺史。劉虞上任伊始, 即派使者去胡人那裏, 曉之以利害, 並責成他們交出張純的首級。丘力居等人聽說劉虞回來了, 十分高興, 各派使者去見劉虞, 並將部隊撤回了各自的領地, 公孫瓚害怕劉虞功高過自己, 偷偷派人殺死丘力居的使者。胡人得知這一消息, 改道去見劉虞。劉虞撤回了各路人馬, 只留公孫瓚帶領步、騎近萬人, 駐守右北平。張純丟下妻兒老小, 隻身逃到鮮卑, 被他的門客王政所殺, 將首級獻給了劉虞。王政被封為列侯。
  劉虞因為有功被拜為太尉, 封襄賁侯。適逢董卓到洛陽, 劉虞又遷升為大司馬, 公孫瓚為奮武將軍, 封為薊侯。關東義軍討伐董卓, 董卓於是劫持皇帝西遷長安, 徵召劉虞為太傅, 因路途阻隔, 這一命令沒能傳到。袁紹、韓馥等商議, 認為皇帝被奸臣所挾持, 天下人心無歸處, 劉虞乃皇帝親族, 而且知名度很高, 是眾望之所歸, 於是想擁立劉虞為皇帝。派使者去告訴劉虞。劉虞始終不肯答應。袁紹等人又勸說劉虞領尚書事, 按舊制執掌分封爵位、任命官職的權力, 劉虞仍不聽, 但仍舊與袁紹保持著聯繫。劉虞的兒子劉和任侍中, 住在長安。天子想從長安回洛陽, 派劉和改裝從董卓那裏溜出來, 偷偷出武關去找劉虞, 讓他帶兵接自己東返。劉和途經袁術駐地, 與他述說了天子的意思。但袁術想利用劉虞做他的後援, 於是強行扣下了劉和, 不讓他去見劉虞, 同時保證部隊向西開拔, 讓劉和寫信將這件事告訴劉虞, 劉虞得到劉和的書信後, 派遣數千名騎兵到了劉和那裏。公孫瓚得知袁術另有所圖, 不想派遣軍隊, 也阻止劉虞發兵, 劉不聽。公孫瓚害怕他勸阻劉虞出兵的事被袁術知道而遭他怨恨, 也派遣他的堂弟公孫越, 帶領數千騎兵去袁術那裏, 以便與袁紹結為友好, 暗地裏又讓袁術將劉和抓起來, 奪了他的兵權。為此, 劉虞與公孫瓚之間的矛盾更深了。劉和從袁術那裏逃了出來, 在北進的途中又被袁紹扣留。這時候, 袁術派孫堅駐守陽城, 以防禦董卓, 袁紹派周昂去攻打陽城。袁術派公孫瓚與孫堅一起向周昂發動進攻, 失敗, 公孫越被流箭射中, 當場死亡。
  公孫瓚非常氣憤, 說:我弟弟死了, 這場災禍實由袁紹引起。於是派兵駐紮在磐河一線, 準備報復袁紹。袁紹害怕了, 將自己的勃海太守印綬交給公孫瓚的另一堂弟公孫范, 讓他回勃海郡任太守, 想與他拉關係, 作為援手。公孫範卻帶領勃海兵去幫助公孫瓚, 擊敗了青、徐二州的黃巾軍。公孫瓚的士兵鬥志更加旺盛, 一鼓作氣向界橋進軍。任命嚴綱為冀州牧, 田楷為青州牧, 單經為兗州牧, 新設了幾個郡縣。袁紹駐軍廣川, 派麴義作先鋒與公孫瓚交戰, 生擒嚴綱。公孫瓚被打敗後撤回勃海, 與公孫範合兵一處退守薊縣, 在大城的東南面又築起一座小城, 這座小城與劉虞相鄰, 兩人互懷怨恨地對峙著。劉虞擔心公孫瓚生變, 於是舉兵前去進攻, 被公孫瓚擊敗, 逃往居庸。公孫瓚攻克居庸, 生擒劉虞, 並將他押回薊縣。適逢董卓去世, 天子派使者段訓來加封劉虞, 讓他總督六州, 公孫瓚被遷升為將軍, 封易侯。公孫瓚誣告劉虞有自稱皇帝的非分作法, 脅迫段訓殺死劉虞, 又讓段訓做幽州刺史。公孫瓚於是顯出驕矜的樣子來。他記人之過而忘人之善, 很多人被他所害。劉虞的部將漁陽人鮮於輔、齊周、騎都尉鮮於銀等人, 共率州兵攻打公孫瓚, 替劉虞報仇, 因為燕國的閻柔向來守信, 大家共推他為烏丸司馬。閻柔從烏丸、鮮卑等地招募士兵, 共得胡、漢士兵數萬人。這支隊伍與公孫瓚所設的漁陽太守鄒丹在潞北交戰, 大獲全勝, 斬了鄒丹。
  袁紹又派遣麴義及劉虞的兒子劉和, 帶兵與鮮於輔一起攻擊公孫瓚。公孫瓚的軍隊連連敗北, 於是退到易京固守。在易京城裏挖了數十道壕溝, 在壕內堆起土丘, 都有五、六丈高, 在上面蓋房子;中間壕裏的土堆最高, 足有十丈, 留給自己住, 還在那裏儲存了三百萬斛的糧食。公孫瓚說:過去說, 天下事可以憑軍事力量來決定, 今日看來, 也不是我所能決定的, 不如休兵, 種田地, 養牲畜。兵法說:百樓不易攻破。今天我蓋了那麼多的樓, 吃完這些糧食, 就可以知道天下的定局了。公孫瓚想以此拖垮袁紹。袁紹派兵去攻打, 幾年都沒有攻破。
  建安四年(199), 袁紹大軍全面圍攻公孫瓚, 公孫瓚派兒子去向黑山反賊求救, 又想自己帶領騎兵突圍出來, 憑藉西南的高山, 帶領黑山的人馬, 攻擊冀州, 切斷袁紹的後援。長史關靖勸公孫瓚說:現在將佐、士兵心理上都已不堪一擊, 他們之所以能堅守下去, 是為了他們的妻兒老小, 更以將軍您為主心骨啊!將軍如果曠日持久地堅持下去, 袁紹勢必會撤兵, 待他退回去之後, 四方的士兵必將會重新聚合起來。如果您捨棄他們而突圍, 軍隊失去強有力的指揮, 易京馬上會出現險情, 將軍失去了依靠之地, 孤獨地在曠野上, 那能成就什麼事呢?公孫瓚於是打消了突圍的念頭, 專等援兵的到來, 想內外夾攻袁紹。又派人給兒子帶去一封信, 定下時間帶援兵到來, 點起火把作為接應的信號。袁紹的巡邏兵截獲了這封信, 到時候點起了火把。公孫瓚以為救兵到了, 於是領兵出城。袁紹設下埋伏, 公孫瓚遭到迎頭痛擊, 又退回易京城。袁紹挖了地道, 破壞了公孫瓚的壕溝和住處, 並馬上要攻到中京。公孫瓚自知必敗, 於是悉數殺了家人, 又自殺而死。
  陶謙傳, 陶謙字恭祖, 丹楊人。年輕時好學, 是儒生, 出任州郡吏, 被舉為茂才, 當上盧氏縣令, 又升遷為幽州刺史, 後被任命為議郎, 任車騎將軍張溫的參軍事, 西征韓遂。適逢徐州黃巾軍起義, 陶謙做了徐州刺史, 以消滅黃巾軍。黃巾軍大敗, 被迫逃散。董卓叛亂, 各州郡都擁兵自重, 天子在長安建都, 與外界斷絕了聯繫。陶謙派使者從小路去向天子進獻, 被天子提升為安東將軍、徐州刺史, 封為溧陽侯。這時候, 徐州百姓都很富足, 谷米屯滿了糧倉, 四方流民紛紛湧向徐州。但陶謙卻肆意濫為:廣陵太守琅王牙人趙昱是徐州名士, 因為忠誠正直而被他疏遠;曹宏等奸讒小人, 卻反遭重用。於是刑罰、政事開始出現弊端, 善良的好人多被他所害, 社會由此漸漸動亂起來。下邳的闕宣自稱皇帝, 陶謙起先與他聯合四出搶掠, 後殺死了闕宣, 收編了他的部隊。
  初平四年(193), 太祖領軍征討陶謙, 攻佔了十餘座城池。到了彭城, 大戰一場, 陶謙兵敗逃走, 死了近萬人, 渭水因此而斷流。陶謙退守郯縣, 太祖也因糧草不濟而引兵回長安。
  興平元年(194), 太祖再次東征, 攻佔了琅王牙、東海等縣。陶謙害怕了, 想退回丹楊。適逢張邈背叛天子而迎奉呂布, 太祖於是改道去討伐呂布。這一年陶謙病死。
  張楊傳, 張楊字稚叔, 雲中人。憑武藝和勇敢在并州當上了武猛從事。靈帝末年, 天下漸亂, 靈帝任命他所寵倖的小黃門官蹇碩為西園上軍校尉, 戍守京都, 想以此抵禦來自各方的侵擾, 並廣召天下豪傑做裨將。太祖和袁紹等人當時都任校尉, 都歸蹇碩管轄。并州刺史丁原派張楊領兵去蹇碩那裏, 被封為假司馬。靈帝駕崩, 蹇碩被何進所殺。張楊又被何進派回并州召募士兵, 征得千餘人, 張楊帶著這些士兵駐守上黨, 打擊山賊。何進兵敗, 董卓叛亂。張楊在壺關向上党太守進攻, 沒取勝, 改道攻打附近的郡縣, 部隊增加了數千人。山東諸郡起兵, 欲殺董卓。袁紹到了河內, 與張楊合兵一處, 又與匈奴單于於夫羅一起駐紮在漳水一帶。單于想背叛朝廷, 袁紹、張楊都不肯。單於脅迫張楊與他一起離開, 袁紹派部將麴義追趕到鄴城的南面, 大破單於的軍隊。單於帶著張楊又到了黎陽, 打敗度遼將軍耿祉, 隊伍又重新振作起來。董卓任命張楊為建義將軍、河內太守。天子當時在河東, 張楊帶著隊伍到了安邑, 天子再次任命他為安國將軍, 封晉陽侯。張楊想迎天子回洛陽, 手下將領都不同意, 張楊帶著隊伍到了野王。
  建安元年(196), 楊奉、董承、韓暹挾持天子回舊都, 路上糧草告急, 張楊帶著糧草上路迎接, 天子得以回到舊都洛陽。張楊對手下將領說:天子應當與天下共存, 朝中有文武百官, 我張楊可以抵禦外來的侵擾, 留在京都幹什麼呢?於是回到野王。天子當即任命他為大司馬。張楊向來與呂布友好, 太祖圍攻呂布時, 張楊想去援救, 但沒能辦成, 只能將兵帶到東市, 遙作呂布的後援。張楊手下將領楊..殺死了張楊以奉迎太祖, ..又被張楊手下另一將領眭固所殺。眭固帶領張楊的部隊, 想往北與袁紹聯合。太祖派史渙前去截擊, 在犬城大敗眭固, 並將眭固斬首, 悉數收編了張楊的部下。
  公孫度傳, 公孫度字升濟, 本是遼東襄平人。公孫度的父親公孫延, 逃官到了玄菟, 而公孫度卻做了郡吏。當時玄菟太守公孫王或的兒子公孫豹年方十八, 但卻早折了。公孫度少時也叫豹, 又與公孫王或的兒子年齡相仿, 公孫王或一見到他, 就喜歡上了他, 送他去學習, 並為他娶了妻。後來又向別人舉薦, 讓他任尚書郎, 後來又升為冀州刺史, 但因謠言, 旋即被罷免。同鄉徐榮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將, 他推薦公孫度做了遼東太守。但因公孫度是從玄菟的小官吏發跡的, 所以遼東郡的人都很瞧不起他。在這之前, 遼東屬國的公孫昭為鎮守襄平的縣令, 他讓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做伍長。公孫度一上任, 就將公孫昭抓了起來, 在襄平市中鞭打而死。郡中豪門望族如田韶等家, 與他無怨無仇, 卻都被他找藉口殺了。被他弄得家破人亡的, 有一百多家, 郡中人個個驚恐萬狀。他又東征高句驪, 西征烏丸, 威震海外。
  初平元年(190), 公孫度得知中原一帶正處於動亂之中, 便對他親信部下柳毅、陽儀說:漢皇室將要覆滅, 我到了與各位商量奪取皇位的時候了。當時襄平縣延裏祀社神的地方長了一塊大石頭, 長一丈多, 下面有三塊小石頭做它的足。有人對公孫度說:這塊石頭的形狀與漢宣帝的皇冠相似, 它所在的延裏, 又與你父親的名字相同。社是祀土地神的地方, 表明您應該擁有天下的土地, 而有三公作為輔佐。公孫度更加高興。原河內太守李敏, 在郡中知名度很高, 他反對公孫度的所作所為, 又惟恐公孫度加害自己, 於是帶領全家遷居到了一處海島。公孫度得知後, 大為惱怒, 掘開李父的墳, 打開棺材焚燒屍體, 又誅滅了李氏宗族。他分遼東郡為遼西和中遼兩郡, 分設太守之職, 渡海收取東萊各縣, 設營州刺史;自封為遼東侯、平州牧, 追封其父公孫延為建義侯。為漢朝的兩位祖先立廟宇, 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設壇, 在郊外祭祀天地, 親耕藉田, 治理軍隊, 出行時坐著皇帝才能坐的鑾駕, 帽子上懸垂著九條玉串, 以頭戴旄帽的騎兵為羽林軍。太祖徵召公孫度做武威將軍, 封永寧鄉侯, 公孫度說:我在遼東稱王, 要永寧幹什麼呀!將印綬藏於武器庫中。
  建安九年(204), 公孫度死, 其子公孫康繼承父位, 將永寧鄉侯封給了弟弟公孫恭。建安十二年(207), 太祖帶兵征討三郡烏丸, 在柳城大戰一場, 袁尚等人逃到遼東。公孫康斬了袁尚, 將其首級獻給太祖, 這件事在《武帝紀》中另有記載。太祖任命公孫康為右將軍, 封襄平侯。公孫康死的時候, 其子晃、淵等年紀尚小, 大家於是擁推公孫恭為遼東太守。文帝即位, 任命公孫恭為車騎將軍, 授以符節, 封平郭侯, 追贈公孫康為大司馬。當初, 公孫恭因病漸漸變成了閹人, 不能治理地方。
  太和二年(228), 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逼迫他讓了位。明帝即位, 任命公孫淵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公孫淵派人到南方去聯絡孫權, 帶去很多禮物。孫權派使者張彌、許晏等人帶來金銀珠寶, 立公孫淵為燕王。公孫淵又怕離孫權太遠依靠不上, 且貪圖財物, 引誘孫權的使者張彌、許晏到來, 將他們殺掉, 把首級獻給明帝。明帝於是任命公孫淵為大司馬, 封樂浪公, 還讓他繼續持節任遼東太守, 統領諸郡。明帝的使者到來, 公孫淵領帶甲士兵, 以軍陣相迎, 然後才出來見使者, 又數次對陪伴的國內賓客口出惡言。
  景初元年(237), 明帝又一次派幽州刺史毋丘儉等帶著書信印章去徵召公孫淵。公孫淵聞訊, 立刻發兵, 在遼隧阻擊毋丘儉, 並與之激戰。毋丘儉見形勢對己不利, 便退兵。公孫淵於是自立為燕王, 設置了百官, 派使者拿著符節, 借了鮮卑單于的王印, 給邊疆少數民族加封晉爵, 並引誘鮮卑人去侵擾北方地區。
  景初二年(238), 明帝派太尉司馬宣王征討公孫淵。六月, 部隊到達遼東。公孫淵派將軍卑衍、楊祚等率步、騎共一萬多人駐守遼隧, 在周圍挖壕溝二十多裏。宣王的軍隊到了遼隧, 公孫淵命令卑衍挑戰。宣王派將軍胡遵與他對陣, 卑衍大敗。宣王命令軍士們突破卑衍的圍塹, 引兵向東南進發, 然後突然調頭東北, 直趨襄平。卑衍等將領惟恐襄平沒有守城的軍隊, 連夜趕往襄平增援。行軍至首陽山, 公孫淵又下令與宣王進行一場殊死較量, 這次, 卑衍又大敗。宣王於是領兵直奔遼隧城下, 挖好了壕溝。正巧當時連日大雨, 三十幾天不停, 遼水暴漲, 宣王的運輸船可以從遼口直駛到遼隧城下。雨一停, 宣王立即在城周圍堆起土丘, 造望樓, 準備了大量的石頭, 用弩弓直向城中發射。公孫淵又怕又急。城中糧食吃盡, 開始人吃人, 死者不計其數。楊祚等投降。八月的一天晚上, 一顆長約十丈的大流星, 從首山的東北面墜入襄平城的東南面。沒多久, 公孫淵全軍潰敗, 他與兒子公孫修帶著數百騎兵向東南突圍而逃。宣王的大軍在後面窮追不捨, 在流星墜地的地方, 殺死了公孫淵父子。遼隧城被攻破, 相國以下的數千名官吏被斬首, 公孫淵的首級被送到了洛陽, 遼東、帶方、樂浪、玄菟等地也相繼平定。當初, 公孫淵家中幾次出現異樣:狗著官服、戴官帽上了房;做飯時有小孩被蒸死在鍋中。襄平北市長出一塊肉, 周長數尺, 有頭有眼有口, 沒有手腳, 但能移動。占卜的說:有形但不完全成形, 有頭部的各器官但不能發聲, 這種怪事出現在哪國, 哪國就該滅亡了。
  當初公孫度在中平元年(189)據有了遼東, 到公孫淵共是三代, 曆五十年而滅亡。
  張燕傳, 張燕, 常山真定人, 原姓褚。黃巾軍起義時, 張燕聚集了一幫少年為強盜, 在山水間轉戰出擊, 待回到真定時, 已有一萬多人了。博陵的張牛角也聚合起一夥人, 自稱將軍, 與張燕合兵一處。張燕讓張牛角做統帥, 進兵攻打睰陶。牛角被箭射中, 身受重傷, 瀕臨死亡, 他告誡眾人要聚集在張燕的麾下, 說:你們一定要以張燕為統帥。牛角死後, 張燕做了統帥, 所以張燕改姓褚為張。張燕剽捍敏捷超人, 所以軍中又稱他為飛燕。其後他的部隊不斷壯大, 與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山賊互相聯絡, 那些拉起小隊伍的如孫輕、王當等, 都帶著隊伍歸附於他, 隊伍發展到百萬, 名號為黑山。靈帝無法征討, 河北各郡縣深受其害。張燕派人到京都拜見靈帝, 提出歸順朝廷, 靈帝接受並拜張燕為平難中郎將。這以後, 董卓挾持靈帝到了長安, 天下各路豪傑紛紛起兵, 於是張燕領著自己的部隊與各路豪傑聯合。袁紹與公孫瓚爭奪冀州, 張燕派將領杜長等人幫助公孫瓚, 被袁紹擊潰, 手下兵士有些自行離散。太祖將平定冀州, 張燕派使者去求見, 希望能做太祖的輔佐, 太祖任命他為平北將軍。他率領人馬剛到鄴城, 又被封為安國亭侯, 封邑五百戶。張燕死後, 兒子褚方繼承了他的爵位。褚方去世, 其子褚融繼承爵位。
  張繡傳, 張繡, 武威祖厲人, 驃騎將軍張濟同族兄弟的兒子。邊章、韓遂在涼州起兵, 金城麴勝襲擊並殺死了祖厲縣長劉雋。張繡當時任縣吏, 他尋找機會殺了麴勝, 郡內的百姓都認為他很講道義。張繡募集了地方上的一些少年, 成了祖厲一帶的豪傑。董卓兵敗, 驃騎將軍張濟與李睳等人聯兵攻打呂布, 為董卓報仇。這件事在《董卓傳》上另有記載。張繡追隨張濟, 因作戰勇猛被任命為建忠將軍, 封宣威侯。張濟駐守弘農, 缺吃少穿, 只得領兵向南面的穰縣轉移, 戰鬥中他被亂箭射死。張繡接替了張濟的兵權, 屯兵于宛縣, 與劉表合兵一處。太祖向南討伐, 駐軍于氵育水, 張繡等人率部投降。太祖將張濟的遺孀納入後宮, 張繡對此很氣憤。太祖得知張繡對自己不滿, 私下裏準備殺了張繡。這件事被張繡探知, 他帶著部隊偷襲太祖。太祖軍猝不及防, 大敗, 太祖的兩個兒子戰死。張繡領兵退守穰縣, 太祖連年征戰, 終究沒能攻破。太祖與袁紹在官渡擺下戰場, 張繡聽取了賈詡的建議, 又帶領部隊投降太祖。這事在《賈詡傳》上另有記載。張繡到了太祖營中, 太祖拉著他的手, 與他歡會筵宴, 並讓兒子均娶了張繡的女兒為妻, 拜張繡為揚武將軍。官渡一戰, 張繡出力甚多, 立了戰功, 又升為破羌將軍。張繡跟隨太祖在南皮攻破袁譚的軍隊, 太祖又給他加封邑二千戶。當時天下人口急劇減少, 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太祖分封給其他將領的沒有滿千戶的, 而只有張繡特殊。張繡又跟隨太祖去柳城征討烏丸, 途中去世, 諡號為定侯。他的兒子張泉繼承了他的爵位, 後因參與魏諷謀反一事, 被殺死, 封邑也被取消。
  張魯傳, 張魯字公祺, 沛國豐邑人。祖父張陵, 客居四川, 在鵠鳴山學道, 編造道書迷惑百姓, 跟他學道的人須交納五斗米, 所以當地人稱他為米賊。張陵死後, 他的兒子張衡繼承了父親的遺業。張衡死後, 其子張魯也幹起了這一行當。益州刺史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 命他和別部司馬張修一起帶兵去攻打漢中太守蘇固, 張魯借機殺死了張修, 奪了他的兵權。刺史劉焉死, 他兒子劉璋繼位, 因張魯不順從他, 將張魯母親一家盡數誅殺。張魯據有漢中後, 用鬼道迷惑老百姓, 自稱師君。那些來學道的人, 開始都稱鬼卒”, 其中受道到了篤信程度的, 改稱祭酒。那些教民手下都有軍隊, 擁有兵馬最多的, 做治頭大祭酒。張魯教導人們要誠實講信用, 不要欺詐, 有了缺點、錯誤, 要自我反省和檢討, 這一教義大致與黃巾軍相同。各位祭酒都蓋起了義舍, 就像今天路旁的驛站一樣, 又置買義米、義肉掛在義舍中, 行人視自己肚量大小吃飽為止;如果吃得太多, 鬼神就讓他生病。教民如果犯了法, 前三次可以原諒, 再犯就被處以死刑。不設置長官, 一切都由祭酒來管理。漢人和少數民族都樂意接受。張魯等人雄踞四川東部、漢寧一帶近三十年。
  東漢末年, 漢皇室的力量不足以征討, 於是就讓張魯做了鎮民中郎將, 領銜為漢寧太守, 其實只是要他將地方上的貢物上奉罷了。有一個老百姓從地下挖出一塊玉印, 教民們因此想尊奉張魯為漢寧王。張魯的功曹巴西人閻圃勸張魯說:漢川的老百姓有十萬多戶, 他們擁有財富和肥沃的土地, 四面又有高山做屏障。對上扶持天子, 則可以做齊桓公、晉文公一樣的人, 再次就可像竇融一樣, 割據一方, 也不失富貴。現在奉皇帝之命設置官員, 凡事都可作主, 根本用不著稱王。還是不要招來災禍啊!張魯聽從了他的勸告。韓遂、馬超作亂, 關西百姓從子午谷逃來投奔漢中的, 大約有數萬家, 紅潮網。
  建安二十年(215), 太祖親自領兵, 自散關出武都來征討張魯, 一直到達陽平關。張魯想要交出漢中投降, 他的弟弟張衛不同意, 率領數萬兵馬在陽平關內拒守。太祖攻破陽平關, 進入四川。張魯聞訊, 想磕頭稱降。閻圃又獻計說:如今你被迫去謁見, 肯定得不到曹公的重用, 不如依照杜..所說, 先到朴胡去抵抗, 然後再向他獻禮稱臣, 這樣才會得到曹公的重用。於是張魯帶著部隊前往巴中。臨行前, 左右的人想將倉庫裏的寶物全部焚毀, 張魯說:我已有歸順朝廷的意願, 但這一意願沒能讓曹公知曉。今天我們離開, 不過是避開鋒芒, 並沒有別的意圖。寶貨倉庫, 應歸國家所有。於是張魯將寶物都妥善藏好才帶隊離去。太祖到達南鄭, 對張魯的行為深加贊許, 又因張魯早有歸順之意, 所以派人前去慰問。張魯帶著全家謁見太祖, 太祖任命他為鎮南將軍, 待他以客禮, 封閬中侯, 食邑一萬戶。封張魯的五個兒子及閻圃等人為列侯。替自己的兒子彭祖娶了張魯的女兒為妻。張魯去世, 諡號為原侯。兒子張富繼其爵位。
  評曰:公孫瓚想保全易京, 坐以待斃;公孫度殘暴無度;公孫淵繼承了他們的事業, 卻更兇殘, 這樣做的結果, 只能是自取滅亡啊!陶謙因昏亂而憂鬱致死, 張楊死在他部下的手裏。他們都擁有州郡, 但為人連常人也不如, 所以也就不必多說他們了。張燕、張繡、張魯, 一改強盜行徑, 名列于功臣, 為國赴難, 保全了宗祀, 他們與陶謙、張楊相比, 則是不可同日而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