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蜀書十四

(蔣琬, 費禕, 姜維)

蔣琬傳, (附蔣斌等傳)蔣琬, 字公琰, 零陵郡湘鄉縣人。
  他二十歲上與表弟泉陵人劉敏都成為當地名人。蔣琬以州書佐的身份跟隨先主劉備入蜀, 升為廣都縣縣長。劉備曾在一次外出視察時突然前至廣都縣, 看到蔣琬諸般公務都不管, 當時又喝得大醉, 故此大怒, 要將他治罪殺死。軍師將軍諸葛亮為蔣琬求情說:蔣琬, 乃社稷棟樑之才, 其才幹不止于治理一個百里的小縣。他為政以安民為本, 不以表面文章誇飾, 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劉備一向敬重諸葛亮, 於是沒有治蔣琬的罪, 匆忙之中只罷免他的官而已。蔣琬被究查後, 夜裏夢見一個牛頭在門前, 流血滿地, 蔣琬心中十分厭惡這個夢, 叫來占夢的趙直問其凶吉。趙直說:所謂見血之事, 是事情已有分明。牛角和鼻子, 字之象, 您的職官一定達到三公, 此乃大吉的徵兆。不久, 他被任命為什邡縣縣令。劉備為漢中王, 蔣琬入朝為尚書郎。
  建興元年(223), 丞相諸葛亮創置相府, 徵召蔣琬為東曹掾。被薦舉茂才, 蔣琬堅持讓給劉邕、陰化、龐延、廖淳。諸葛亮在教令中回復說:想到您離鄉背親, 為百姓奔走, 大家既不安於內心, 又確實使遠近之人不理解您的本意, 故此您應該顯示您因功績而受薦舉, 以表明這種選舉的清貴與慎重。升蔣琬為參軍。
  建興五年(227), 諸葛亮駐守漢中, 蔣琬與長史張裔統領留府事宜。建興八年(230), 蔣琬替代張裔為長史, 升任為撫軍將軍。諸葛亮多次帶兵出外, 蔣琬常常以足夠的糧餉與兵力供應前線。諸葛亮常說:公琰的志向在於忠正清雅報效國家, 他是輔佐我一道共同完成統一大業之人。他還秘密上表後主劉禪說:為臣若不幸去世, 後事應託付蔣琬。諸葛亮去世, 朝廷任命蔣琬為尚書令, 很快又加升都護、假節, 兼任益州刺史, 升為大將軍, 錄尚書事, 封安陽亭侯。當時元帥諸葛亮剛死, 遠近的人都憂心忡忡。蔣琬才幹出類拔萃, 處在百官之首, 既無悲戚表情, 又無歡悅聲色, 神態舉止, 一如既往, 由是大家心底漸漸佩服。
  延熙元年(238), 詔命蔣琬說:賊寇反亂未除, 曹叡又兇狠驕橫, 遼東三郡人民難於忍受暴虐, 於是相互連結, 與魏分離。曹叡又大舉興兵征夫, 與其相互攻打。往者秦朝滅亡, 陳勝、吳廣首先發難, 如今有此變故, 這是天賜良機。您應嚴整治軍, 總率各軍屯紮漢中, 一待東吳舉兵北進, 兩國構成東西犄角之勢, 伺機進擊。又命蔣琬成立相府, 次年就地加官為大司馬。東曹掾楊戲性格素來簡略, 蔣琬同他談話, 他有時不應不答。有人想在蔣琬面前誣陷他, 便對蔣琬說:您與楊戲講話而他不答理, 其傲慢上級, 不是太過分了嗎!蔣琬回答說:各人心性不一樣, 就像人的容貌有差異, 當面應承背後非議, 這是古人告誡人們注意之事。楊戲想要贊成我, 但不是他的本心, 想要不贊成我, 又怕暴露我的不是, 所以默然不應, 這正是他的誠實之處啊!又督農楊敏曾經譭謗過蔣琬說:做事昏昏然, 確實不如前人。有人以此話告訴蔣琬, 主管官員請求讓他們去推究其事治罪楊敏, 蔣琬說:我確實不如前人, 有什麼可推究楊敏的呢?主管官員再次陳說而蔣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員則請蔣琬去責問楊敏說他昏昏糊糊的情狀。蔣琬說:若不如前人, 則處事不合理, 處事不合理, 則昏昏糊糊。還有什麼好問的呢?後來楊敏犯罪坐監, 大家都擔心他必死無疑, 而蔣琬心中不存成見, 故楊敏得以免除重罪。蔣琬的好惡愛憎合乎道義, 都像這樣。
  蔣琬考慮到過去諸葛亮數次出兵秦川, 因道途險惡運輸艱難, 最後都沒有什麼成果, 不如改從水路順勢而下。於是多造戰船, 打算從漢、沔地區襲擊魏國的魏興、上庸一帶。恰逢他舊病連續發作, 沒有及時去這麼做。而大家議論都認為如果不能迅速取勝, 退路十分艱難, 這並非長遠之計。於是派尚書令費禕和中監軍姜維等前去見蔣琬陳述這種意見。蔣琬接受大家意見上疏後主說:消滅曹魏平息國難, 這是為臣我的職責。自為臣奉命屯守漢中, 已過六年, 為臣既蠢愚不明, 又身患多病, 規劃方略不得實現, 晝夜擔心憂慮不安。如今曹魏跨據九州之地, 根深蒂固, 平靖清除他們很不容易。如果吳蜀東西合力, 首尾成犄角之勢, 雖說不見得就能迅速實現成功的志願, 尚且可以對魏國進行分割蠶食, 先翦除它的枝葉羽翼。然而吳國約定出兵時間一再拖遲, 幾次不能實現, 確實左右為難, 令人寢食不安。每與費禕等人商議, 認為涼州胡人地區乃邊塞要地, 進退有據, 敵人很重視這塊地盤, 況且羌、胡民族都十分思念漢朝, 又過去偏軍入羌, 郭淮失敗逃走, 考慮事情長短得失, 認為涼州是最重要的事情, 應當以姜維為涼州刺史。如果姜維出征, 與敵人對峙河右之地, 為臣則統領大軍為姜維後援。如今涪地水陸四通, 可以應急, 如果東北一線有戰事, 奔赴救援不難。於是蔣琬退還駐守涪縣。病情加劇, 至延熙九年(246)去世, 諡號為
  他的兒子蔣斌繼承了爵位, 任綏武將軍、漢城護軍。魏國大將軍鐘會至漢城, 給蔣斌的信說:巴蜀之地賢智文武之人才太多了, 至於您與諸葛思遠, 譬如草木, 與我為同類之人。敬重桑梓先賢, 古今稱道。今日來蜀, 打算瞻仰尊父大人的墓地, 理當祭掃了蔣琬墓瑩, 進行祭祀以表敬意。希望您告訴我先君大人的墳地所在。蔣斌回答說:得知您以我為知己, 願與您為氣味相投之人, 雅書惠及, 不便拒絕您的要求。亡父當年患病, 逝於涪縣, 占卜者說那是一塊風水寶地, 於是在其處安葬。知道您西來蜀地, 竟要屈駕瞻視墓地以表敬意。顏回視孔子如父, 這是他的仁德呵。知悉您的命令頗為感傷, 更增我的情思。鐘會收到蔣斌的回信, 深深嘉歎他的真意高義, 到了涪縣後, 像致蔣斌的信中所說的那樣祭掃了蔣琬的墳墓。後主劉禪投降鄧艾後, 蔣斌前往涪縣歸降鐘會, 鐘會以朋友的禮節相待他。他跟隨鐘會到成都, 被亂兵所殺。蔣斌弟弟蔣顯, 為太子僕, 鐘會也愛其才學, 他與哥哥蔣斌同時死於亂兵。劉敏, 左護軍、揚威將軍, 與鎮北大將軍王平一道鎮守漢中。魏國派遣大將軍曹爽襲擊蜀國時, 大家議論, 有的人認為只能堅守, 不可出戰迎敵, 敵人必然自己引退。劉敏認為男女百姓滿布四野, 糧食都在田地中, 如果聽任敵軍深入, 則大事已去。於是率領自己的部下與王平據守興勢山, 遍插旗幟, 連綿百餘裏。時逢大將軍費禕親自從成都趕到, 魏軍當即退兵, 劉敏因功被封為雲亭侯。
  費禕傳, 費禕, 字文偉, 江夏郡鄳縣人。幼年喪父, 依靠堂父費伯仁生活。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劉璋的母親。劉璋派人接費伯仁入蜀, 伯仁帶著費禕進蜀求學。正逢先主劉備平定蜀地, 費禕於是留在益州。費禕與汝南人許叔龍、南郡人董允齊名。
  這時許靖的兒子死了, 董允和費禕打算一道去參加葬禮。董允向他父親董和說要一輛車子, 他父親便給他們派了一輛後面開門的鹿車。董允有不願坐這種車子的意思, 費禕卻率先登上去。等到達葬地, 諸葛亮等顯貴人物都到了場, 車輛裝飾很漂亮, 董允下車後表現出很不好意思的神色, 而費禕卻神態晏然自若。趕車的人返回後, 董和向他詢問他的兒子的表現, 知道了他們兩個的不同, 於是對董允說:我常常認為你與費文偉的才器氣質差不多, 現在我全明白了。先主立太子, 費禕與董允都是舍人, 升為庶子。後主劉禪即位後, 任費禕為黃門侍郎。丞相諸葛亮南征返回, 百官都到十裏外去迎接他, 這些人年歲和官位都比費禕高, 而諸葛亮卻特地讓費禕與他同坐一輛車, 從這件事起大家對他都刮目相看。諸葛亮考慮到剛從南方征戰回來, 故任命費禕為昭信校尉出使東吳。孫權性格不僅詼諧滑稽, 且幽默得無所拘束, 諸葛恪、羊瞆等都才學淵博, 果斷善辯, 辯鋒屢起、詰難紛至, 而費禕辭和語順、義旨篤實, 據理答難, 終未被屈。於是孫權對他十分器重, 對他說:你是天下有德才的人, 必當成為蜀國的輔佐大臣, 恐怕再也不能常來我們東吳了。費禕返歸蜀國後, 被升為侍中。諸葛亮率軍北往駐守漢中, 請費禕作參軍。費禕因為奉命出使辦事符合皇帝旨意, 故常被派使吳國。
  建興八年(230), 他被調任中護軍, 後又調任司馬。這時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兩個相互憎惡, 每次坐在一起便發生爭吵, 魏延有時還舉刀向楊儀比劃, 楊儀則涕淚橫流。費禕常常坐在他們中間調解, 勸喻開導評判是非, 故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 能夠發揮魏、楊兩人的才能, 這都是費禕的補救調解的功勞。諸葛亮死後, 費禕為後軍師。不久, 代蔣琬為尚書令。蔣琬從漢中返至涪縣, 費禕被升為大將軍, 錄尚書事。
  延熙七年(244), 魏國軍隊開到興勢, 後主劉禪假費禕節鉞, 率軍前往禦敵。光祿大夫來敏前至費禕處送行, 要求和他一起下圍棋。這時情報紛紛傳來, 人馬均已披掛, 嚴整待令出發, 而費禕與來敏仍專心下棋, 毫無不安厭倦的神色。來敏說:我只是試探一下您而已, 您確實讓人放心, 一定能打敗敵人。費禕到了前線, 敵人即告退卻, 於是被封為成鄉侯。蔣琬執意要讓出他在州中的官職, 費禕於是又兼職益州刺史。費禕主持國事時的政績名望, 與蔣琬不相上下。紅潮網
  延熙十一年(248), 費禕出京駐守漢中。自蔣琬至費禕, 雖然自身在外, 但京中慶獎賞罰刑殺施威, 都事先諮詢, 由他們決斷然後施行, 受到後主的推重信任的程度以至如此。
  後在延熙十四年(251), 費禕返回成都, 成都善觀天象雲氣者說都城中沒有宰相之位, 因此冬天他又前往北方駐守漢壽。延熙十五年(252), 後主詔命費禕成立府署。
  延熙十六年(253)的歲首大會, 魏國投降過來的郭脩也在座。費禕盡歡暢飲沉醉, 被郭..手刃刺死, 朝廷追贈費禕諡號為敬侯。其子費承繼承爵位, 為黃門侍郎。費承的弟弟費恭, 娶公主為妻。費禕的長女許配太子劉璿為妃。
  姜維傳, 姜維, 字伯約, 天水郡冀縣人。他幼年喪父, 與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鄭玄的經學。他出仕任本郡上計掾, 州裏徵召他為州從事。姜維的父親姜礒曾是天水郡功曹, 時逢羌、戎少數民族叛亂, 他挺身護衛郡守, 死在戰場, 故此姜維受賜官為中郎, 天水郡參軍。
  建興六年(228), 丞相諸葛亮出師祁山, 當時天水郡太守外出巡視, 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一同隨行。太守聽到蜀軍將到而各縣都紛起回應, 懷疑姜維等隨行諸人懷有二心, 因此當夜逃亡去把守上圭阝。姜維等發覺太守已去, 追趕不及, 趕到上圭阝城門下, 城門已閉, 太守不讓他們進城。姜維等又一同返還冀縣, 冀縣同樣不收留他們。於是姜維等只好到諸葛亮那裏。正趕上馬謖在街亭戰敗, 諸葛亮帶領西縣一千多戶及姜維等收兵返回, 因而姜維與母親失散。諸葛亮徵用姜維為倉曹掾, 官加奉義將軍, 封當陽亭侯, 當時年紀二十七歲。諸葛亮在給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的信中說:姜伯約對自己的職任忠心勤奮, 思考問題詳細周密, 考察他的德行, 即使李紹和馬良等也不及他。此人的確為涼州的上等士人。又說:應先交給他五六千禁中兵卒。姜伯約非常敏於軍事, 既有膽略勇義, 又精通用兵之道。此人忠心于大漢, 而且才力過人, 將軍事大權交給他, 宜派他進宮朝見主上。後來姜維被升任為中監軍、征西將軍。
  建興十二年(234), 諸葛亮病逝, 姜維回到成都, 任右監軍、輔漢將軍, 統率各軍, 又被晉封為平襄侯。延熙元年(238), 姜維隨大將軍蔣琬駐守漢中, 蔣琬升為大司馬後, 姜維任司馬, 多次獨領一部分軍隊西進。延熙六年(243), 姜維被升為鎮西大將軍, 兼涼州刺史。
  延熙十年(247), 他又被升為衛將軍, 同大將軍費禕一起任錄尚書事。同年, 汶山平康縣少數民族叛亂, 姜維率軍討伐平息了反叛。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的邊界, 在洮西與魏國大將軍郭淮、夏侯霸等交戰。胡王治無戴等帶領自己的部族歸降, 姜維送他們歸返並對他們作好安排。
  延熙十二年(249), 後主劉禪賜授姜維假節, 使之再從西平出兵, 不勝而還。姜維自以為自己熟悉西地風俗, 且自負自己的才能武藝, 計畫聯合各羌人、胡人的部落為羽翼, 認為這樣可以截占隴地以西的地方。姜維每每想要大舉興兵, 費禕常常不聽其謀而加以限制, 撥給他的兵馬不超過一萬人。
  延熙十六年(253), 費禕去世。同年夏天, 姜維率領數萬人馬從石營出兵, 經由董亭, 包圍南安, 魏國雍州刺史陳泰前往洛門解圍。姜維因糧盡而退兵。次年, 朝廷加姜維官為督中外軍事。又出兵隴西, 代理狄道縣縣長李簡獻城投降。姜維進兵包圍襄武縣, 與魏國將軍徐質交鋒, 斬首破敵, 魏軍敗退。姜維乘勝進軍, 俘降不少敵兵, 將河間、狄道、臨洮三縣的的百姓遷徙後引兵返還。
  後在延熙十八年(255), 又與車騎將軍夏侯霸等一道從狄道出兵, 在洮西大敗魏國雍州刺史王經, 王經的部隊死亡幾萬人。王經退守狄道城, 姜維率軍包圍狄道城。魏國征西將軍陳泰率領軍隊前來解圍, 姜維退兵駐紮鐘題。
  延熙十九年(256), 姜維於駐地被任命為大將軍。於是又整頓軍馬, 與鎮西大將軍胡濟約定在上圭阝會師, 胡濟失約未按期而至, 故此姜維在段谷被魏國大將鄧艾擊敗, 士卒四散, 死者很多。大家由此怨忿指責, 而隴地以西地區也騷動不寧, 姜維引咎自責, 自請削職貶官, 被降為後將軍, 行大將軍事。
  延熙二十年(257), 魏國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在淮南反叛, 拉出一部分關中軍隊東下。姜維想要乘敵方空虛進襲秦川, 再次率領數萬人馬出駱谷, 徑直撲向沈嶺。這時魏國在長城積囤的糧食很多而守兵甚少, 探聽姜維軍隊將到, 都十分恐慌。魏國大將軍司馬望帶兵抵禦, 鄧艾也從隴右出兵前往相救, 都駐軍長城。姜維前進駐守芒水, 倚山結寨紮營。司馬望、鄧艾傍依渭水堅守營寨, 姜維幾次率兵下山挑戰, 司馬望、鄧艾置之不應。
  景耀元年(258), 姜維聽到諸葛誕城破兵敗的消息後, 率軍返回成都, 重被任命為大將軍。當初, 先主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 都是重兵堅守各營寨以抵禦外敵, 敵人如果來攻, 使他們越不過防禦設置。至興勢戰役, 王平抵拒曹爽, 都襲用此種辦法。姜維提出, 以為交錯防守各營寨, 雖合于《周易》重門的道理, 但只可防禦敵人, 卻不能獲得更大的好處。不如探聽敵軍來到, 各營寨即都收兵積糧, 退守漢、樂二城, 使敵軍進不了平川, 並且以鎮守層層關隘來抵禦敵人。有敵來犯時, 讓遊擊部隊並進伺機攻擊敵人。敵軍攻關不得破, 四野又無糧, 從千里之外搬運糧草, 自然疲乏不堪。待其退卻之時, 各城一齊出兵, 與遊擊部隊並力進擊, 這是殲滅敵人的好辦法。於是命令督守漢中的胡濟退守漢壽, 將軍王含守樂城, 護軍蔣斌守漢城, 又在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等處都建置防禦工事。
  景耀五年(262), 姜維率眾出兵漢城、侯和, 被鄧艾擊敗, 退還駐守遝中。姜維本是托身異國羈旅他鄉, 連年攻戰未立功績, 而宦官黃皓在朝廷玩弄權術, 右大將軍閻宇與黃皓狼狽一氣, 黃皓陰謀廢除姜維代之以閻宇。姜維也懷疑黃皓, 故自己頗感危懼, 不再返還成都。

  景耀六年(263), 姜維上表給後主劉禪說:聽說鐘會在關中整軍練兵, 企圖進取我國, 應該同時派遣張翼和廖化督率各軍, 分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 以防患於未然。黃皓崇信鬼神巫術, 說敵人最終不能自致, 啟奏後主中止這次軍事計畫, 而朝中其他大臣全不知道此事。及至鐘會即將進攻駱谷, 鄧艾即將進入遝中, 然後才派遣右車騎將軍廖化前往遝中援助姜維, 派左車騎將軍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 前往陽安關口作為各邊防營寨的外援。等蜀軍出發到陰平時, 聽說魏國將領諸葛緒向建威進軍, 故蜀軍駐紮下來等待敵人。一個多月後, 姜維被鄧艾擊敗, 退守陰平。鐘會攻打包圍漢、樂二城, 另派將領進攻關口, 蔣舒開城投降, 傅僉奮戰陣亡。鐘會攻打樂城, 未攻下, 聽說關口已經攻下, 便率軍長驅直往。張翼、董厥剛到漢壽, 姜維、廖化也捨棄陰平退到那裏, 正與張、董會合, 都退保劍閣抵抗鐘會。鐘會致姜維書信說:公侯您文武全才, 超世謀略, 功揚巴、蜀, 聲播華夏, 遠近無不推崇。每每思念以往, 我們同朝共沐大魏教化, 吳季劄、鄭子產的友誼, 可用來譬喻我們之間的關係。姜維並不復信, 而是佈置各軍紮營守險。鐘會進攻不下, 加之糧草運輸路程遙遠, 便計畫撤軍。而此時鄧艾從陰平由景谷道小路進入蜀境, 在綿竹戰敗諸葛瞻。後主劉禪向鄧艾請降, 鄧艾進駐成都。姜維等一開始聽說諸葛瞻戰敗, 又有傳說說後主準備死守成都, 也有傳說說後主打算東往吳國, 還有傳說說後主要南往建寧, 於是姜維退兵到廣漢、妻阝縣一帶, 在途中查明情況虛實。不久後主下令, 姜維方放下武器, 解除鎧甲, 到涪縣鐘會軍前投降。將士們都十分忿怒, 拔刀砍石。鐘會厚待姜維等, 把印號節蓋暫時都還給姜維。鐘會同姜維出則同車, 坐則同席, 鐘會對長史杜預說:用姜伯約來比中原的名士, 即使諸葛誕、夏侯玄也趕不上他。鐘會在構陷鄧艾後, 鄧艾被監押囚車送往魏都。鐘會帶著姜維等進入成都, 自稱益州牧, 反叛魏國。鐘會要給姜維五萬人馬, 作為先鋒部隊。魏國將士十分憤怒, 殺死鐘會及姜維, 姜維的妻子兒女都被殺害。谷阝正撰文論述姜維說:姜伯約居上將之顯位, 處群臣之首列, 住室簡陋, 家無餘財, 側室無侍妾之歡, 後庭無音樂之娛, 衣服僅求夠用, 車馬僅求乘用, 節儉飲食, 不華不奢, 公家所給費用, 隨時用盡不留。分析他這樣做的原因, 並非為了激勵貪濁者抑制情欲, 限制自己, 只是滿足于現有條件, 而無過多要求。人們談論古今人物, 常常讚揚成功者而貶低失敗者, 讚譽高位者而貶抑在下者, 都認為姜維錯投蜀國最後身死家滅, 因此貶損他, 而不進行具體分析, 這與《春秋》褒貶人物的義旨極不相同。像姜維這樣好學不倦、清廉樸素, 應為一代之楷模。當年與姜維一道進入蜀國者, 梁緒官至大鴻臚, 尹賞官至執金吾, 梁虔官至大長秋, 都在蜀亡國之前即已離開人世。